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管理
   西藏七地市旅游投诉电话   西藏旅游在线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西藏旅游在线网自律公约   西藏重要电话簿

西藏民俗 » 西藏的各类风俗

西藏的各类风俗

西藏林芝旅游在线网 2011-09-23 17:44发表
阅读次数 1403


西藏的各类风俗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转自:西藏林芝旅游网(www.linzhitour.nev.cn)
       ▓“花儿”会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花儿”会亦“少年”,是一种民间歌曲。因它们音乐曲调时而高亢豪放,时而悠扬婉转,在藏族人民中颇为流行。人们不仅在平时唱“花儿”,而且在每年春播之后,秋收之前,还举行大大小小的“花儿”会。有的“花儿”会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草民藏民节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草民藏民节,有的称为藏历年,是藏族牧民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人民的春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举行,为期一个星期左右。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格吞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藏族游艺习俗。流行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藏语音译,意为用带子套在脖子上拔河。比赛时,先在场地上划两条平行线为河界,用布带两端打结套于双方颈部或肩部,在布带中间系一红布标志,悬于河界上方。比赛开始后,双方用颈部或肩膀力量猛曳,凡将红布标志拉过河界一方为胜。比赛方式有面对面或背对背的站式和跪式等多种。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忌捕鹰雕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藏族信仰习俗。藏族人民认为鹰雕是神鸟,捕杀会不吉利。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菩萨出嫁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藏族信仰习俗。流行于金川县。当地藏族认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菩萨出嫁的日子。因此,各寺喇嘛都要抬着木头菩萨在村寨周围转一转。据说,这样可保一年顺利。人们连着数日玩狮灯,跳猴戏。以示庆贺。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绕佛塔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藏族信仰习俗。佛塔为佛教重要标志之一,一般内藏佛经,外刻佛像,历来为佛教徒所敬重。藏族人民每见佛塔,心按顺时针方向绕塔一周,口念六字真言,手捻念珠,以求平安。有的人则绕塔数周,或在塔前置供品。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跳神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藏族信仰习俗,藏传佛教祈福销灾的仪式。流行于阿坝州北部等藏族地区。每年藏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各寺院都要举行驱除鬼魔、预庆吉祥如意的法会。会上,喇嘛身着古装,头戴面具,装成各种神佛鬼怪,在广场或寺院厅内随着钹、鼓、唢呐、海螺等的伴奏,分批登场,自左至右,边跳边行,并高声呐喊,以驱除鬼魔。当地民间以此驱邪鬼。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造小塔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藏族信仰习俗。以印模压制泥胎,经烧制而成。为上尖下大的锥形塔,大小不一,小者数寸,大者尺许。塔内有的装密宗咒语纸条,有的装少量青稞。一般用于敬神,放在大佛塔周围或佛像及佛龛之前。在阿坝藏区,造小塔还作为祈求丰收的活动。每年藏历二三月,春耕之前,人们将造好的小塔放置在村边、路旁,或埋在田间,认为可以消灭虫灾,使粮食获得丰收。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转经轮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藏族信仰习俗。藏族人普遍信仰喇嘛教,即藏传佛教。信教必须经常念经,但很多人不识字,于是便转经轮,转发一圈经轮,相当于念一遍。因此,转经轮成为许多藏族人民的日常活动,许多人家都有手摇经轮。经轮有大小和质地的不同,但里面都装有经卷。转经轮时,黄教信奉是顺时针方向转,黑教信奉反时针方向转,否则被为对菩萨不敬。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楚酥切玛”的礼俗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每逢喜庆年节之时,只要去藏族朋友家,进门时主人在敬献青稞酒之前,总会捧出一个像斗样的盒,里面分两个格,一边装着炒熟的麦子,一边装着糌粑,装得满满的,上面还时过年过节、迎送宾客时用;在祀神、招福招运(用法术招财招宝或招好运的行为)、寺庙庆祝大典插有麦穗和画着花或粘着彩色酥油花的孜珠(像内地古时令箭似的牌牌)等东西,藏话叫“楚酥切玛”,译成汉语有叫酥糕彩斗盒的,也有人叫丰收吉祥斗或就叫吉祥斗。有人说,实际意义上的切玛是斗里一侧装的东西,那是用糌粑、酥油和白糖拌合而成的,因为切玛一般是装在斗里面的,所以叫法上就“合二为一”了。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在西藏,节庆时用切玛的习俗从什么时候开始?怎样形成的?它所表达的内涵是什么?在一些宗教典籍中我们能找出它的蛛丝蚂迹。1300多年前,本教在西藏盛行时期就有使用切玛的习俗,那和喇嘛念经等作为供品时用;也是信教群众烧香祀神供佛的必需品。即使是现在,群众转山拜佛时,肩上搭着的褡裢里一头装着切玛,另一头装着混合好的青稞、麦子、大米等粮食,每到煨桑处先把松树技叶和青冈技叶点燃,抓一把口袋里的粮食向上挥撒3次,以敬天地神,然后撒些切玛在火上以供神佛。藏区为什么盛行切玛呢?切玛象征着农业的丰收。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自古以来,西藏就以农牧业为主,由于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的不同,形成了纯农业区、纯牧业区和半农半牧几种类型。人们认为糌粑是农业的精华,酥油是牧业的精华,切玛则是两种精华的结合。切玛标志着过去一年的平平安安、农牧业收成好,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如今的藏族人家,户户都备有丰收吉祥斗,过藏历年时,家家都把做好的切玛装好,再插上孜珠、麦穗和鸡冠花。初一早上,全家人洗漱完毕,穿上节日盛装,按辈序就坐。主妇手捧吉祥斗恭恭敬敬地走到长辈跟前说“扎西德勒”,对方抓几粒麦子边向上撒边祝福说:“扎西德勒!美满幸福,祝主妇身体健康,预祝明年大家仍如此团聚欢庆。”再抓一点切玛送进嘴里。每人都要受这一仪式的洗礼,吃些许切玛,甚至给婴儿的嘴里也要放一点。家庭仪式后,家中两人一个拿青稞酒、银酒碗,一个手捧切玛,到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家拜年,敬献切玛、青稞酒,互相祝福。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每逢这种时候,可以看到各家各户端出的各种各样吉祥斗,有的雕刻得很精致,有的画得五彩缤纷,很有讲究,如八吉祥徽:吉祥结、妙莲、宝伞、右旋海螺、金轮、胜利幢、宝瓶、双鱼;七珍:国王、皇后、大臣的三种不同的耳饰,犀牛角,珊瑚树,象牙和三眼宝石;和气四瑞即大象、猴子、山兔和羊角鸡(鹧鸪),因它们相互尊敬,和睦相处,使得地方安宁,人寿年丰;还有建筑物壁画常用的六种长寿图:岩长寿、水长寿、树长寿、人长寿、鸟长寿、兽长寿(寿星、鹿、仙鹤、松树、山、水)及鲜桃、莲花等吉祥物。在装满了切玛和青稞小麦的吉祥斗里,插着麦穗、鸡冠花和孜珠,显露出夏的灿烂秋的丰硕,更表现出人们为夺取来年丰收的信心和决心。

http://www.linzhitour.org/西藏林芝旅游在线http://www.linzhi.nev.cn


目前共0 条评论
我要评论
您现在是匿名评论        登陆       注册
性别:

注册成为本站用户
便可任意更换头像
评价
当前心情
评论内容
  500字以内, 双击计算长度
 



点击表情图即可在内容中加入相应的表情 (一次最多限用10个):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相关热点推荐
工布节
切玛,藏族人民心中的吉
从藏族起名看藏地文化
西藏绘画史上最富影响的
藏族说唱形式
工布文化概述
女儿国:西藏丁青一妻多
藏地旅游十大禁忌
西藏“吉祥八宝”简介
旧西藏贵族严密婚俗中的
西藏地下沉睡着的罗刹魔
藏族最神秘的葬礼:树葬
帕雄热巴舞
惊险刺激的高原“斗牛节
珞巴族奇俗:用烤老鼠招
后藏的民间手工艺瑰宝
藏历年
八吉祥:普及西藏民间的
“卡布泽”——藏族的民
西藏墨脱一大怪:蛋壳串
西藏10大神秘之现象
西藏有个“酸奶节”
察瓦龙藏族民俗撷趣
西藏的各类风俗
波密竹编筐制作技艺
布达拉宫——藏文化最灿
藏族丧葬方式
波密曲艺“说白
西藏的下毒习俗
藏戏的服饰
波密波卓
藏族的六种传统丧葬方式
青藏高原上的神秘生灵—
热闹非凡的“仙女节”
西藏十大神秘现象
西藏服饰故事
五大金刚
西巴斗熊节
藏族风俗摘录
一妻多夫的西藏婚姻实录

散文小说 西藏奇闻轶事 西藏游记 西藏历史故事
马兴鹏作品集 感悟山南 藏传佛教发展之后弘期
散文诗歌 云中天堂:南迦巴瓦峰 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
林芝民间故事(景区篇) 灵魂信使 —— 秃鹫 喜马拉雅黄金面具之谜
林芝民间故事(人文篇) 去了西藏后的感悟 纳粹德国探访西藏秘史
西藏墨脱民间故事集 拿什么来纪念“西藏游”? 昌都战役之察隅战斗
其他民间故事 | 西藏古象雄文明的四大惊天谜团 杰钦修丹事件
查看更多西藏文艺 查看更多西藏游记 查看更多西藏历史

 ※※※※※※※※※※※※※※※※※※※※※※※※※※※※※※※※※※※※※※※※※※※※※※

 

360搜索 小说阅读网 西藏政府网 西藏新闻网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信息中心 西藏藏语言文字网
凤凰网   中彩网 军事网 林芝政府网 新华网西藏频道

人民网西藏频道

中国西藏林芝网 阿里网 
百度   新浪 优酷 日喀则党政网 那曲新闻网   昌都旅游网 山南网 拉萨政府网 
  

免责申明

一、凡本网注明西藏旅游在线网http://www.tibetline.cn)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西藏旅游在线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和发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西藏旅游在线网。如有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西藏旅游在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该作品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三、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30日内与西藏旅游在线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传真):0894-5828306 电子邮箱:93878243@qq.com

※※※※※※※※※※※※※※※※※※※※※※※※※※※※※※※※※※※※※※※

 

欢迎您,您是本网站第 个访问者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
Copyright © 2010-2015 www.tibetline.cn & www.tibet.ne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