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管理
   西藏七地市旅游投诉电话   西藏旅游在线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西藏旅游在线网自律公约   西藏重要电话簿

西藏民俗 » 藏族奇俗——用酒招魂

藏族奇俗——用酒招魂

西藏林芝旅游在线网 2011-09-23 14:59发表
阅读次数 1632

用酒招魂 千奇百怪的藏族酒俗

 
    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开始酿酒,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藏族酒文化。
    转自:西藏林芝旅游网(www.linzhitour.nev.cn)
    生息于巍巍雪山、莽莽草原的世界屋脊之上的藏族,生性豪放、乐天、热情;长期的佛教思想的影响,使他们养成了仁爱、礼貌、节俭的美德。因此,藏族人普遍爱饮酒,但绝不酗酒;平时一般不饮酒,但饮起来却总要酣畅尽兴方休;酒对藏族是喜庆的饮料,绝无消愁解闷的用途。因为佛教戒酒,酒在笃信佛教的藏族人民中是不能作为祭祀之物的。

    藏族古代饮的酒种类较多。据敦煌出土的古藏文写卷《苯教丧葬仪轨》载,吐蕃早期所饮的酒有米酒、小麦酒、葡萄酒、蜂蜜酒和青稞酒等。随着唐蕃联姻而发展起来的汉藏文化交流,使藏族掌握了内地传入的复式发酵酿酒法,仿内地黄酒酿制的青稞酒得到了藏族的普遍喜爱,从而成为了藏族的传统饮料。

    在大多数藏区,平时倘有客至,敬茶不敬酒。但逢年过节和喜庆时,如果客人来家,则必须敬酒。敬酒时,主人先斟满一碗(或杯),捧献于客前,客双手接过后,必须要先喝三口,但不要喝干,等主人再斟满,这时客人才一口喝干。此后,客人有酒量的继续喝,无酒量的可不再喝,主人也不强劝。倘若客人不完成上述之饮,那就是严重的失礼行为,主人会很不高兴。

    致于客人酒醉,主人绝不会讥笑,反而认为是坦城的表现。四川的嘉绒藏族较特别,平时对进屋的客人先敬一壶酒,随即将食物用盘奉上,一客一份。阿坝的黑水地区藏族,凡见熟人从门前经过必请进屋内敬一碗酒。如客人坚不进屋,主人要把酒拿到路边请客人喝,以示慰劳。藏族人民热情好客、和善睦友的风尚,在这些酒俗中得以充分展现。 

    酒在藏族婚仪中有重要的作用。在青海安多藏区,提亲时必带去“雅叙酉仓”(提亲酒)。女方如若允婚,则须邀请村里长者和媒人一起喝“订婚酒”。一旦饮了此酒,便算正式订婚,不能再许嫁他人。结婚之时,更要准备大量的青稞酒以宴飨送亲者和来宾。迎亲者则要在途中设“迎亲酒”。新娘离娘家前要喝“辞家酒”。婚宴中主客尽兴同饮“庆婚酒”,高唱酒歌,跳舞,欢腾通宵达旦,一直要热闹三天。其间新娘要向宾客轮流敬酒。其他藏区的婚礼仪式有的与此不尽相同,但酒在其中的作用却大致一样。

    因为佛教的影响,藏族对丧葬不甚铺张,死对于佛教徒仅是转入来生的开始或“解脱”,故亦不特别悲伤。藏族社会早期信仰苯教,苯教认为人死后魂会脱离其原躯体,需要用一种降魂的办法使“魂尸相合”。在这种降魂仪式中,许多地方都要用酒。降魂仪式开始后要献上一瓢“招魂酒”,招请灵魂来降。在降魂过程中要作“献三瓢酒”仪式。在“尸与魂相合”时还要献上三次“相合酒”。

    用酒来招请游离的灵魂,象征着美好生活对魂的吸引作用。在这里酒的地位已与生存必须的食物相等同了。现代藏族丧葬中虽已无上述仪轨,但仍要用到酒:进行天葬时,死者家要给天葬职业者喝酒。在嘉绒藏族的丧事中要“奠酒请神”;丧礼结束时丧家和舅舅家要一起喝“咂酒”,对唱酒歌,追述死者生平,表达对死者赞颂和惋惜之情。
 
    藏历新年,藏族家家都要喝青稞酒以示庆祝。初一天刚亮,家庭主妇就把八宝青稞酒“观颠”(一种加有红糖、奶渣子、糌粑、核桃仁等煮物的稞酒)端到家中每个人的被窝前,让他们喝了才起床,以示新年一开始就丰衣足食,步步吉祥。藏族初一这天一般不拜客,一家人闭门欢聚,品青稞酒,喝酥油茶,漫话家常。初二起才挨家去拜访,互道“扎西德勒”,互敬青稞酒。嘉绒地区的党坝藏民过年,喜欢全寨人各凑一些酒,团聚在一起从初一喝到初五,夜则烧篝火,昼则浴太阳,伴随欢歌劲舞,共庆新年。

    藏族节庆日较多,如元宵“灯节”、六月“雪顿节”、七月“望果节”和“沐浴节”,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照例是要喝酒以庆的;但最悠闲、最浪漫的饮酒日子则要数康定人四月八的“转山会”和拉萨人夏季五月间的“逛林卡”了。那时人们扶老携幼,或全家一起,或情侣友朋,三五成群,在绿茵上、溪流旁搭起白色帐篷,一边喝着新酿的青稞酒和酥油茶,一边弹着六弦琴或拉着胡琴,或引吭放歌,或浅斟低吟,怡然自得。

    藏族最豪放的饮酒则是在跳锅庄的时候。村寨的青年男女围成一圈,圈中设小桌,放上几坛青稞酒;男女两队轮流领唱,翩翩起舞,并不时去圈中喝上一碗酒。跳到高兴处,饮酒者更是纷至沓来。酒助舞兴,歌借酒力,通宵达旦尽兴方休。 

    藏族中一般是以茶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食。但在阿坝的黑水藏民中却用酒代茶。他们吃糌粑不用茶而是用青稞酒拌合着吃;吃干馍不喝开水或茶,是以酒解渴;吃烤土豆,也是泡在酒碗里吃。

    藏区东部许多地方都盛行“喝咂酒”,尤以黑水人“喝咂酒”最讲究。每遇年节和家中有大事要请人“喝咂酒”时,先由主人烧开一大铜锅水,放在火塘边保温;再将一坛酿好的未加过水的酒放在客位的火塘边,插入两根细竹管。客人到齐后,先请其中最年长的坐于酒坛前,领头诵经,用手指蘸拨点酒洒向四方;然后,请另一位年长者与他同坐在一起,各含一根竹管吸饮。这时主人在旁边慢慢地将一瓢开水从上渗入酒坛。开水经过发酵的酒粮渗到坛底,便成了酒。竹管插在坛底,故能只饮到酒而不会吸进糟。

    二人饮完后,以年齿顺序另请二人到坛边吸饮,主人继续向坛内冲开水。一般情况下,每二人饮完一瓢水即离开,换上别人。这样依次轮流下去,最后连两三岁的小孩也要去喝上几口。轮完一遍,又从头开始;直至一坛酒谈而无味后,才又换上一坛。每个与会的人不论有无急事,都必须喝过三次后才能离去,否则就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这种轮流喝咂酒的宴饮,一般规模都较大,小则三五十人,多则100多人,夜以继日方能饮过一巡。三巡下来,往往要两三天,在饮酒过程中,未轮到的和已喝过的便围着火跳锅庄。跳累了,唱渴了,也该轮到喝咂酒了。喝完咂酒疲累尽消,又有精神跳锅庄了。饮酒与歌舞紧密相连的藏族酒文化这一特色,在这里展现无余。

    在康区藏族中也有只插一根麦管或竹管在坛内喝咂酒的,人们依次将酒坛传递给相邻者轮流吸饮。也有在坛中插上多根麦管,好几个人围着酒坛同饮的。

    唱酒歌是藏族饮酒一大特点。每逢重大场合(如婚宴、村寨聚饮等)敬客人酒时,要先擎着酒杯唱酒歌,歌词多为即兴之作,内容都是赞颂、祝福之词。藏族善用譬喻来表达感情。如康区一首酒歌唱道: 

    阳光为什么这样明媚?是因为菩萨洒下了吉祥;

    我家为什么这样欢乐?是尊重的客人来到帐房。

    哈达是敬礼上师的贽扎,

    这杯中的美酒请我最知心的朋友尝。
 

    唱酒歌时,身子要伴着节奏舞蹈,杯中的酒却绝不许洒出。客人有时也要唱酒歌回敬,此唱彼和,气氛十分热闹,把宴会推向高潮。

    藏族酒具有壶、杯、碗。西藏仁玉县生产的绿玉酒壶和酒杯、酒碗,晶莹剔透,最受藏族人喜爱。江西景德镇生产的小龙碗,上绘“八吉祥”图案或“六字真言”,也是藏族珍爱的酒具。旧时藏区贵族、土司家的酒具十分讲究,多为金银镶嵌绿松石、珊瑚珠,工艺十分精湛。
    转自:西藏林芝旅游网(www.linzhitour.nev.cn)
    改革开放以来,藏族人民生活提高很快,藏族饮的酒种类又趋向多样化。在城市的藏族青年中,啤酒受到特别的喜爱,这可能与啤酒的性、味均与青稞酒极近似,但却比青稞酒饮用方便,随时都可以买到有关。面临啤酒等工业化生产饮料的挑战,青稞酒也势必会打破家庭酿造的传统,转为工业化生产,方能满足藏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的物质文化需要。 (编辑:西藏林芝旅游在线网

目前共0 条评论
我要评论
您现在是匿名评论        登陆       注册
性别:

注册成为本站用户
便可任意更换头像
评价
当前心情
评论内容
  500字以内, 双击计算长度
 



点击表情图即可在内容中加入相应的表情 (一次最多限用10个):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相关热点推荐
岗巴藏族婚俗实录
八吉祥:普及西藏民间的
别具特色的西藏乡村体育
藏戏的服饰
西藏墨脱一大怪:蛋壳串
藏族人为什么念诵六字真
藏族传统中的女性崇拜
藏族传统中的男性崇拜
波密波卓
藏族说唱形式
西藏十大神秘现象
西藏有个“酸奶节”
西藏“吉祥八宝”简介
察瓦龙藏族民俗撷趣
藏族丧葬方式
“卡布泽”——藏族的民
林芝地区重大节庆活动介
藏族丧葬方式
藏族婚宴十八说
从藏族起名看藏地文化
热闹非凡的“仙女节”
藏传佛教的色调之谜
珞巴族风俗文化简介
工布服饰介绍
藏族饮食礼仪与禁忌
对藏传佛教的简单了解
达大达颇夏卓
工布文化概述
五大金刚
西藏服饰故事
珞巴族奇俗:用烤老鼠招
藏族奇俗——用酒招魂
青藏高原上的神秘生灵—
林芝地区主要旅游节庆总
布达拉宫建筑趣闻
一妻多夫的西藏婚姻实录
藏历年
西巴斗熊节
门巴舅舅的权威
入藏旅游风俗禁忌

散文小说 西藏奇闻轶事 西藏游记 西藏历史故事
马兴鹏作品集 感悟山南 藏传佛教发展之后弘期
散文诗歌 云中天堂:南迦巴瓦峰 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
林芝民间故事(景区篇) 灵魂信使 —— 秃鹫 喜马拉雅黄金面具之谜
林芝民间故事(人文篇) 去了西藏后的感悟 纳粹德国探访西藏秘史
西藏墨脱民间故事集 拿什么来纪念“西藏游”? 昌都战役之察隅战斗
其他民间故事 | 西藏古象雄文明的四大惊天谜团 杰钦修丹事件
查看更多西藏文艺 查看更多西藏游记 查看更多西藏历史

 ※※※※※※※※※※※※※※※※※※※※※※※※※※※※※※※※※※※※※※※※※※※※※※

 

360搜索 小说阅读网 西藏政府网 西藏新闻网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信息中心 西藏藏语言文字网
凤凰网   中彩网 军事网 林芝政府网 新华网西藏频道

人民网西藏频道

中国西藏林芝网 阿里网 
百度   新浪 优酷 日喀则党政网 那曲新闻网   昌都旅游网 山南网 拉萨政府网 
  

免责申明

一、凡本网注明西藏旅游在线网http://www.tibetline.cn)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西藏旅游在线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和发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西藏旅游在线网。如有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西藏旅游在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该作品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三、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30日内与西藏旅游在线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传真):0894-5828306 电子邮箱:93878243@qq.com

※※※※※※※※※※※※※※※※※※※※※※※※※※※※※※※※※※※※※※※

 

欢迎您,您是本网站第 个访问者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
Copyright © 2010-2015 www.tibetline.cn & www.tibet.nev.cn All Rights Reserved.